在古老大陸的地形中,延著溪流向上游的山頂前行,是普遍常見的健行登山方式,會選擇這樣的路線?主因大概都是溪床沖積較為平坦開闊,或是山勢較為平緩。這樣的健行方式,路徑可能較長,因為不用延著山稜上上下下,在體能上相對消耗也較少。但在台灣這種幼年期地形卻不適用,因為山勢的急據爬升,加上水流切割作用力明顯,反而使的台灣沿著溪流登山的路徑是少之又少。

早期在台灣沿溪上溯的目的,通常是為了尋找耕地、水源、獵物或是遷徙。在低海拔的區域,或許可以一路沿開闊的溪床前進,但到了山區後,溪谷因水流的作用力激烈,變的難以接近,所以會變成點狀的方式,臨溪去達成上述的目的。包括現今山區的公路或產業道路,也很少能一路順著溪邊建造,可見山區的溪谷隱藏著許多難以接近的險境。

在台灣溯溪登山最早的的文字紀錄,出現在1866年的英國人W.A.Pickering,計畫從六龜沿荖濃溪上溯並攀登Morrison(玉山),只是活動最後因身體因素而被迫取消。之後一直到18世紀末日本治台初期,當時為調查山地資源,日人長野義虎多次進入山區踏查,其中不乏以溯溪登山,作為探險的方式之一。長野義虎在18969月從東部攀登玉山時,途中就曾上溯米亞桑溪與老濃溪,當時的沿溪上溯,因為沒有適當的裝備能夠輔助,所以只能選擇較易行進的溪床活動,當遇到阻礙時,再上切高遶,一樣是點狀的接觸溪谷,比較難一窺溪谷的全貌。到了1980年代初期,日本的大阪與東京草鞋協會,將溯溪的活動概念與技術引進台灣,正式開始沿溪上溯攀登百岳的世代。在當時百岳登山的風氣正盛,溯溪登山提供了當時,除傳統路徑和沿古道、鐵道、林道探勘百岳的另外一種可能。

1982年開始,日本的愛好溯溪人士,幾乎每年都至少會組一支溯溪隊伍,來台長達1週以上,探勘並溯登高山或重要地標。台灣溪谷究竟有何魅力,讓外國人當成海外溯溪活動的首選地點?其實在台灣的深山野地,遍及原住民的足跡,任何山中發現的特殊景致、奇岩巨木,也相傳於獵人世族之中。原住民獵人也喜歡下溪去搜尋獵物,但地勢陡峻,河床比降極大,只能以點狀的方式接觸溪谷,而點跟點之間必定是充滿危險的地形,這些危險的溪段就成了,未有人類足跡的神祕處女地。而台灣溪谷幾乎處處都是未有人煙的處女地,這些地點又藏著大自然千萬年雕琢的美景,也就成了喜歡探索未知探險者的最愛。

除了探索絕色美景或是自己心中的桃花源外,編寫新紀錄也是重要的動機之一,前文提到,許多百岳路線幾乎都已被探勘踏查出來,只是大都還是沿稜線或山腰登爬,溪谷路線是全新的登爬概念。最初是日本人與國人競相完成五岳的溯登,之後則是增加登山的會師路線為目標,在當時各山岳協會的實力,會師的路線多寡是衡量的標準之一,因為溪谷路線是技術實力的象徵,所以台灣許多山岳協會,開始組織溯溪委員會,大專院校登山社也將溯溪列為重點訓練的項目之一。

而我們陶醉其中的不單單是尋美景、探紀錄或是撰寫新紀錄,我們享受的是人與人、人與溪谷之間的互動!與溪谷互動較為單純,在溪谷活動久了,慢慢就可以聽見山林所傳達的訊息,簡單形容就是,當在特定的時間與環境,習慣會聽到的昆蟲鳴叫聲,突然消失或變調,通常就是大自然在傳達警訊,可能要變天了。而聞到煙硝味,代表已接近落石頻繁的區域,專注的感受身邊的事物,我們樂於與大自然融為一體。

人與人的互動相對複雜許多,溯溪登山有別與傳統登山,無法單獨一人也不能以團體的模式運作,必須以團隊運作的方式進行,考驗的也是團隊的技術與默契(團隊與團體的差別,是人與人在組織中的密切的連結與協調)。中長程的溪谷溯登行程,通常需要長達半年的準備期,首先路線和參與人員的選定之後,就開始要依照隊員的技術專長能力,估算行程時間、距離、裝備、食物、紮營點、撤退點等等的行前計畫,此時所有隊員就要密集的開會與討論,並且提供意見與資訊。之後則是行前訓練,必須實戰已充分了解隊員彼此的專長與能力。溯溪登山的能力,除每個人本身必須具備一般的登山健行(百岳長程縱走或橫斷)的經驗外,還要具備野外探勘、判圖定位、綜合攀登、游泳、繩索操作、繩結運用、野炊、營地建設、潛在危險判斷、行程記錄(除提供參考外,主要是當需原路撤退時,重要的資訊來源)、警急應變、溝通協調等專長。很少人能專於那麼多的能力與技術,這時就必須分工,使所有的工作分配在所有隊員之中,,因為缺一不可,所以當任務分配完後,緊密的共同體就已成形。一個團隊有著共同要執行的目標,並且一起為這個充滿未知與挑戰的目標努力著,還有什麼是能比這讓人更興奮呢。

當計畫開始執行時,也是考驗的成敗的時候,溯溪登山難免要克服種種的險境與困難,又因是以人力完成,每個人的揹負能力也有限,加上裝備下水後重量勢必再增加,不可能將所有可能運用到的裝備,都攜帶在身上,所以必須充分使用有限的裝備,去應變未知的考驗。長時間泡在溪水當中,挨餓受凍總是免不了的!越在艱困的環境之中,正是考驗人性的最佳時刻,當每個人身心都極其疲憊之時,有誰能主動提供隊友協助呢?當糧食不足時,誰能將自己碗中的米飯分享給其他人呢?我不斷在溯溪登山的過程中,看到這種無私的奉獻,這種簡單的發現是我們著迷其中最大的因素之一。我們也相信運用有限的資源,去創造更大了效益,以及利用現有人力,去協調應變困難,將會讓我們在人生與職場上受用無窮。這是溯溪登山教會我們的最重要的一件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-ga 247 愛溯溪  的頭像
    A-ga 247 愛溯溪

    Aga247的部落格

    A-ga 247 愛溯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